[臨死之前,最怕的是什麼?]
是錢還沒花完嗎?是債還沒有還完嗎?
是父母尚在呢?還是小孩年紀太小呢?
印象中這題是我國中時的國文老師帶的討論。
最後結論,臨死之前,最怕的是「有遺憾」。
錢還沒花完,最多只是惋惜,債沒有還完,可能還有點慶幸,父母尚在,會是掛念,小孩年紀太小,則是擔心。
做決定,其實,就是此刻意義,因為此刻決定未來。
基本上,人是傾向做了決定,就會想辦法不後悔的,至少當下做的決定,必定會是當下能夠做出最好的決定了,所以不後悔;而不做決定,別人幫你做決定,通常,你還會去抱怨和怪罪。
有些人時常會覺得可以再拖一陣子、再觀察看看,就算之後再做決定也沒關係吧?總之,對現狀也沒有很喜歡,但也沒有需要立即做出改變的動力或需求。
殊不知,機會是不等人的,咬著牙就上吧!最差還不是打回原狀而已,總之現在的生活也不算是很喜歡,要拿去就拿去,有差嗎?況且,也不是自己選的,因此也沒什麼損失,不是嗎?
做想做的事情,生命才會有意義,但是生命不是為了有意義才去做想做的事情,只是做想做的事情,就有機會享受生命的品質。
生命是一種體驗,不去做怎麼會知道呢?
或許,做了之後,發現,欸!不是這個。那就再換下一個不就好了,何必在做之前瞎猜半天?
搞不好做了之後,發現,欸!就是這個。這就是我要的,豈不是皆大歡喜、普天同慶。
想夠久了,就去做。否則光只想不做,由於生命沒有擴展的緣故,一直用相同的觀察力和經驗值在思考,怎麼可能想得明白、看得清楚?
做點改變,不要隨便聽別人的。
因為聽別人的久了,會很厭倦,選擇那些不是真正自己想要的,生命中充滿著食之無味、棄之可惜的人事物,多半就會厭世,試想把生命都用在不想要的人事物上面,怎麼會不厭世?如果都是喜愛的、珍視的,有什麼好厭世的。
不做決定,等機會流逝的話,人生會充滿悔恨噢!
希望在生命的終點前,人生剩下感謝,沒有遺憾,可以感謝自己曾經為自己做決定,也曾經愛過自己,慶幸與我愛的人在一起,感謝愛我的人與我在一起。